加强平台管控 探索创新手段 还网购医疗器械一片蓝天
时间:2019-10-28来源:中国食品药品网
“作为医疗器械网络交易服务第三方平台,我们坚决支持国家药监部门此次‘清网’行动。‘清网行动’不仅可以净化医疗器械营销环境,保障消费者的安全,也有利于行业的良性发展。”近日,阿里健康医疗器械质量负责人陈威在记者采访时如是表态。
今年4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印发工作方案,部署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为期9个月的医疗器械“清网”行动。“清网”行动重点针对利用网络无证销售医疗器械和销售未经注册医疗器械等违法行为,依法严厉查处违法违规企业、清理一批违法网站、曝光一批典型案例。
记者了解到,在此次“清网”行动中,医疗器械网络交易服务第三方平台在药品监管部门的督促和指导下,主体责任意识明显提升,对平台医疗器械质量管控投入明显加大,以保障消费者的安全。
下力气 加强平台管控
阿里健康是阿里巴巴集团在大健康领域的旗舰平台。2018年5月,阿里健康以约106亿港元的价格收购天猫医疗器械及保健用品、成人用品、医疗和健康服务等业务。
据悉,近两年来,在药品监管部门督促指导下,阿里健康对新入网商户筛查、存量商户清退等方面下大力气,确保平台商户证照合规、在售的医疗器械产品合规。陈威介绍,阿里健康按照《医疗器械网络销售监督管理办法》的要求,从商家入驻端开始,就建立了严格的准入审核制度,所有入驻商家必须具备医疗器械经营资质、医疗器械网络备案凭证、营业执照等各项政策要求的证件,同时建立了《医疗器械发布规范》,商家发布医疗器械商品,必须如实上传医疗器械注册证/备案证、医疗器械标签信息,并建立了《医疗器械管理规范》,对超范围经营、未按要求上传注册证/备案证等违规行为进行严打。
“在‘清网’行动中,我们按照要求,开展了‘商家资质回头看’。”陈威说,对部分2018年未提供网络销售备案证的商家、在法规过渡期入驻平台的商家,进行全量复查;对2018年审核通过的商家,按比例抽查,开展三轮资质复查;同时,通过产品,对商家进行资质进行监测预警,资质不达标并且未及时更新的,视经营情况,处以取消器械类目、店铺监管等处罚。
美团外卖也开始涉足医药健康领域。其医药健康业务总监赵鹏飞告诉记者,2018年美团积极响应北京市药品监管部门号召,及时组织入驻平台的商户开展医疗器械网络销售备案。“在今年的‘清网’行动中,我们迅速开展自查,组织了相互自查、品控和风控部门抽查等平台检查10余次,对利用网络无证销售医疗器械和销售未经注册医疗器械等违法行为的商家进行严厉打击,采取了包含商品删除、下架,店铺清退等措施。”赵鹏飞说。
此外,按照北京市药品监管部门出台的《北京市医疗器械销售网络监督管理办法实施细则(试行)》,美团也设置了专门的医疗器械网络质量安全管理机构和质量安全管理人员。而在这次“清网”行动中,这些专业机构和人员发挥了积极作用,联合公司品控、风控等部门组织开展平台商品和商户的资质检查。
巧用心 探索创新手段
为了进一步清洁网络销售医疗器械环境,第三方平台还积极探索创新相关手段。
记者了解到,为了把控产品质量,阿里健康主动与浙江省医疗器械检验院等检测机构合作,针对血压计等网络销量大的产品、隐形眼镜等相对高风险的三类医疗器械,以及消费者负面反馈较多的产品,开展品质抽检,同时还对药监部门发布的抽检公告、飞行检查通告等进行监测。
陈威表示,虽然抽检公告、飞检通告等,是监管部门对线下医疗器械进行抽检的结果,但按照线上线下一致原则,线下不合格医疗器械,也有可能平台在售,“我们一旦监测到相关产品信息,会及时处置不合格产品,以保障消费者安全。”
与监管部门保持良好的沟通,也是阿里健康在“清网”行动中重要举措。陈威告诉记者,在与浙江省药品稽查局就第三方平台可能存在的违规隐患进行探讨时,监管部门提出“第三类医疗器械超范围经营”是医疗器械违规情形中风险较高的,建议平台对这方面加大管控。为此,阿里健康将三类医疗器械经营范围作为平台重点检查专项,以不断完善平台质量控制体系,确保平台整体合规。
赵鹏飞则表示,美团外卖组建专业的药师团队建设网售医疗器械的数据库,药师对申请入驻平台的店铺进行资格审核,有资质的店铺才能从医疗器械库里选商品。对于拟入库的产品,商家须向平台申请或者生产厂家提供许可材料,经药师审核后方可进入。此外,该平台上的医疗器械的产品信息,包括说明书、使用注意事项、商品详情等,都要经过药师审核,商家只能修改库存信息,避免商家自行添加一些不规范的商品描述词汇,误导消费者。
相关链接
附件: